首页  >  学校活动 > 正文

全国周恩来班创建联盟工作论坛在淮师举行

   发布时间:2018-06-15

  淮师新闻网5月25日电(记者张同刚 朱颖 汪茜茜)5月25日上午,全国“周恩来班”创建联盟工作论坛暨淮阴师范学院“周恩来班”创建20周年研讨会在图书馆多功能厅举行。来自南开大学等全国“周恩来班”创建联盟成员单位的20多位代表济济一堂,就联盟运行机制优化、合作与融合路径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着力优化以联盟为中心的交流合作平台。

全国“周恩来班”创建联盟工作论坛在淮师举行。记者 韩翔

领导们共同启动全国“周恩来班”创建联盟会徽。记者 韩翔

  出席会议的领导和嘉宾有:周恩来邓颖超生前秘书、全国政协原副秘书长赵炜,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分会名誉会长廖心文,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分会副秘书长李清平,全国周恩来班网站总监、中卫飞途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胡长安,淮阴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朱汉清,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杨亚军以及南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江苏省淮阴中学、江苏省钱集中学等全国“周恩来班”创建联盟成员单位的代表,淮阴师范学院历届“周恩来班”班长、周恩来奖学金获得者代表。

  朱汉清致欢迎辞。他简要介绍了淮阴师范学院的基本情况以及学校20年来用周恩来精神办学育人的特色。朱汉清表示,举办此次论坛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有效举措,也是加强新时代大学文化建设和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有益探索,希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总结梳理,创新实践,推进学校“周恩来班”创建工作乃至用周恩来精神办学育人的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赵炜回顾以往参与淮师“周恩来班”创建活动的经历,表示印象深刻,为淮阴师范学院的“周恩来班”创建工作点赞,为淮师学子点赞。赵炜指出,淮阴师范学院“周恩来班”创建工作一方面达到了党和政府“育人为本、以德为先”的要求,且常创常新、长抓长新。另一方面,使得广大学子在学习、追随伟人周总理的道路上,学出了感情,学会了思考,学到了真知。本次研讨会为全国周恩来班创建研究、实践创新提供了一次重要的学习交流机会。希望淮阴师范学院以全国“周恩来班”创建联盟为纽带,勇于探索、积极作为,让创建载体更丰厚,让创建队伍更壮大,让创建声音更响亮,让创建合力更强大。

  廖心文说,“周恩来班”的创建是改革开放初期的新生事物,是一些学校在探寻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找到的一条把伟人精神同德育教育相结合的道路。淮阴师范学院的“周恩来班”虽然不是最早建立的,但是是坚持得最好的,办出了自己独到特色,反映了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精神。希望学校继续扩大同各地“周恩来班”的联系和交流,做到资源共建共享。

  李清平指出,全国“周恩来班”创建联盟的成立迈出了学习周恩来精神和创建“周恩来班”的重要一步,激发了全国创建工作的激情和活力。他对全国“周恩来班”创建联盟的发展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加强联盟和网站的自身建设,积极发挥线上线下的作用;二是当好创建的“桥梁纽带”,完善联动共建机制;三是积极参与联盟和网站的基本建设,使之健康稳步向前发展。

  杨亚军代表学校作“周恩来班”创建20周年工作报告。他指出,淮师20年的“周恩来班”创建评选标准不断优化,创建活动有形有神;规范创建程序节奏,创建活动有方有略;创建载体不断丰富,创建活动有守有为;专业指导指点迷津,创建活动有声有色;创建活动成效显著,参与学生有志有才。关于深化“周恩来班”创建的工作思考,杨亚军指出,一是在改革转型升级上下功夫,进一步深化创建内涵;二是在扩大创建效应上下功夫,进一步增强良性辐射;三是在优化顶层设计上下功夫,进一步推进“校院班三级联动”;四是在完善规章制度上下功夫,进一步建立保障机制。

  赵炜、廖心文、李清平、胡长安、朱汉清、杨亚军共同启动全国“周恩来班”创建联盟会徽。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高磊,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党委副书记杨鹏,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年级组长于延圣,江苏省淮阴中学德育处主任高新民,宿迁市沭阳县钱集中学校长马惠民,淮阴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高卫国,淮阴师范学院第一届“周恩来班”团支书、江苏省清江中学刘春霞,淮阴师范学院2012年周恩来奖学金获得者、上海市海关王斌等分别作了主旨发言。刚刚获得周恩来班的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1班班主任杨成敏、物电学院党委副书记刘仁明等分别作了自由交流发言。

 

(作者:朱颖 汪茜茜 审核:张同刚)
返回主站